总体概况:本机构(本机构指“碳中和”网点)在报告年度内与环境相关的理念价值观、目标愿景、发展计划和政策、机制建设、减排措施及主要成效等。
①本机构有关环境、社会表现的理念、价值观、愿景、目标;
德清农商银行地信绿色支行紧紧围绕总行打造“绿色普惠标杆行”的战略方向,立足普惠服务对象,深化开展绿色金融服务地方绿色发展。地信绿色支行紧跟总行步伐,是总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践行网点、先行网点。
在环境层面上,地信绿色支行坚持绿色发展,以做优绿色金融为网点核心策略,发挥绿色金融杠杆作用,助力德清实现双碳目标。地信绿色支行严格执行总行绿色金融相关规划与政策,严格防范环境风险,对高污染、高能耗行业限制信贷投放,对落后产能企业加快退出进度;聚焦节能减排、清洁能源、碳权交易、低碳科技、高碳转型、绿色生活、生态优化等领域,搭建绿色金融生态圈,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入,利用各个层面的合作方式,结合总行各项信贷政策,创新多元化的绿色信贷产品体系,推动产融结合,引导企业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;严格执行总行绿色办公制度,践行绿色运营制度,履行社会环境责任。
在社会层面上,地信绿色支行强化创新理念,加大“小微易贷”“德科易贷”“易贷通”等数字化线上产品应用,优化网点服务质量,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,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感,“专心、用心、实心”为客户服务。绿色地信支行重视网点内人才的发展,保障员工合法权益,以员工发展为导向,精准科学选人用人,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激励,为员工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、成长空间,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;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践行普惠金融,支持乡村振兴,在公益事业方面持续投入,不断加强与社区沟通,支持社区发展,创造社会价值;加强公益事业发展,为提升员工及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举办培训活动和公益活动,如举办绿色骑行公益运动、组建绿色跑团、组建植树造林等。
②本机构绿色金融发展计划和政策;
一是加大绿色投放,促进可持续发展。推进绿色支行机构建设,打造支行机制由内而外可持续发展。充分利用低碳经济带来的业务机会,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支持绿色经济,进一步加快绿色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度,确保绿色金融债的持续发行。围绕全域“五水共治”、环境综合整治、美丽乡村建设等发展重点领域,精准服务绿色智造、科技企业、众创空间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,积极支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环保技术、资源循环利用、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,逐步退出“两高一剩”行业。
二是提升合作机制,积极创新绿色产品。在原有政银、政农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合作机制,推进合作产品的运用和推广,完善数据的收集及应用;借助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开发运用,全面做到政、银、企互通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数据信息共享,确保支行在利率、授信、担保方式等方面实施差异化政策。
三是坚持风险管控,加强内控合规管理。加强信贷管控,做好大额项目贷款的贷后检查和新进企业准入门槛把关工作。持续深入“巩固治乱象”检查、信贷、安保专项检辅、员工行为管理等工作,持续深化合规教育,实施员工网格化管理,提升员工主动合规意识。完善支行制度建设。完善考核制度,落实考核激励,细化优服管理制度,做好定期巡查,持续推进反洗钱工作。
四是加强业务交流,创新支行特色亮点。对先进专营支行的产品、制度、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交流和学习。积极探索业务发展渠道,提升多元化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。
③本机构支持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经济,严控“两高一剩”(不含转型升级部分)、落后产能的信贷情况;
德清农商银行地信绿色支行信贷资金未投向“两高一剩” 、落后产能的行业,目前国标口径绿色信贷余额24031.69万元,占各项贷款50.75%。
④本机构通过支持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经济,由此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;七单机制等机制建设情况;
德清农商银行地信绿色支行每年都在植树节当天开展植树、森林固碳科普等活动,植树造林本身可以起到节能减排,通过该活动还能起到弘扬“碳中和”理念的作用,倡导社会公众传播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理念,形成绿色生活的好习惯。同时,总行购买了湿地碳汇自愿减排,带来了较为显著的节能减排成效。
地信绿色支行以碳中和网点要求执行总行的《关于碳中和网点“七单机制”考核的通知》。一是碳中和网点信贷规模。普通支行以投放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为主,但碳中和网点的企业授信额度放开,不限于1000万以下,但主要仍以3000万以下客户为主。优先支持绿色低碳领域企业的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类的融资需求,支行绿色信贷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。二是碳中和网点资金价格。更好的体现绿色导向性,为绿色信贷适当提供相对普通贷款更为优惠的资金成本价格,碳中和网点由绿色金融部审核通过确定为绿色贷款的可享受不高于50BP的利率优惠。三是碳中和网点风险管理指标。碳中和网点风险管理指标中,对绿色信贷业务设置单独的不良容忍度,绿色贷款不良容忍度3%,绿色信贷的不良容忍度适当高于总体不良率。对小微企业采用我行标准化产品进行授信的,实行尽职免责。四是碳中和网点信贷审批通道。开辟绿色审批通道,不以支行信贷规模为限,直接给予碳中和网点一类支行权限。对碳中和网点400万元以上600万以下的贷款授信实行事后评审制,采用先用信,后授信报备评审,减少绿色企业客户授信时间,缩短用信流程。针对授信600万以上的绿色企业客户,通过绿色信贷审批流程确定为绿色贷款或绿色项目的企业,可直接上报总行授信部上会审批。五是碳中和网点绩效考核。根据碳中和网点业务发展的特殊情况,在业务考核中,剔除大量个人零售业务指标(包括户数、金额、普惠等),侧重绿色小微企业考核及“绿贷通”平台使用率,绿色信贷项目,绿色信贷增加值等进行考核,并对既符合绿色又符合小微的信贷进行加倍奖励,提升支行积极性。六是绿色金融产品。以支农支小为市场定位,结合地方产业特色,坚持创新“有特色、易推广、起实效”的绿色产品与服务,针对碳中和网点推出绿色工厂贷、绿色碳效贷、湿地碳汇系列贷款等金融产品,碳中和网点应充分发挥产品特色,在自身业务发展过程中满足客户多维度金融需求。七是环境信息披露报告。碳中和网点应做好三类范围内相关碳排放的数据梳理工作,按季上报三类范围内相关碳排放情况,三类范围内相关碳排放,并按年向总行上报网点的碳减排相关信息,由总行对外公开披露碳中和网点环境信息披露报告。
⑤本机构提升自身环境和社会表现,开展相关特色活动及取得成效的情况。
德清农商银行立足县域,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优势,积极践行普惠金融、绿色金融理念,是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先行者、倡导者和推动者。本行以“绿色信用”为理念,以“绿色生活”为起点,以“生态绿币”为基础,以“绿色积分”为纽带,以“我德清”、“丰收互联”、“浙里办”三大APP为抓手,打造县域绿色生活生态圈,构建居民绿色行为标准体系。德清农商银行地信绿色支行作为县域内第一家绿色专营支行,承担了落实本行绿色金融实施方案的责任。
聚焦节能降碳,“个人碳账户”实现减排行为变现。一是构建个人碳画像。结合数字化转型,依托县大数据局,为每个客户配置“个人碳账户”,根据客户在银行办理的业务类型、绿色出行、巡河治河、志愿汇活动、垃圾分类等数据采集,根据绿色行为轨迹计量碳减排量形成个人碳积分。二是形成绿色蓄能池。通过营造积分应用场景,加速积分流动,打造绿色生活生态圈。资产端,将社会治理信息纳入授信评价体系,在数据模型授信基础上深度融合绿色积分增信,满足最高50万元的授信额度居民信贷需求,最低可享受LPR利率。负债端,研发绿色理财产品,理财收益率较一般理财产品高0.2%-0.5%不等。构建实物兑换、消费抵现机制,可通过本行网点自助积分机兑换权益卡,形成蓄能池效应。三是描绘乡村绿力图。以每个人归属乡镇(街道)为单位,将“个人碳账户”积分汇集,最终以绿力图来展现各乡镇(街道)、行政村绿色能力水平,作为“绿色信用村”“绿色信用户”评定标准,以“丰收德美贷”、“振兴助力贷”为载体,获得优惠的绿色金融服务。
壮大志愿队伍,“绿币公益贷”实现公益行为变现。以“五水共治”为载体,同时结合“清禾公益”,以“志愿者”、“丰收互联”为切入点,推动广大青年人员加入志愿者协会,参与公益活动,并对其公益情况进行考核,给予相应的“绿币”及“益币”,用绿币或益币兑换贷款额度及贷款利率,由德清农商银行作为贷款人发放的一种额度大、利率优惠、便利性强、获得性高的创新型信用道德积分贷款。目前,绿币公益贷已累计发放2亿元,专项资金池使用率达100%。
专注城市清洁,“垃圾分类贷”实现环保行为变现。以生活垃圾“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、全民化”为目标,通过县金融办、综合行政执法局、德清农商行等多方协调合作,提高县内个体工商户环保意识,提升绿色城市建设,本行提供了便利性强、获得性高、利率优惠的创新型绿色产品“垃圾分类贷”,精准改善个体工商户因经营规模小、生命周期短、资金筹措难、信贷流程熟悉度低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获得感弱的窘境,实现个体工商户自发升级进位,形成“绿色”和“普惠”良性循环。同时,“浙里办”线上融资模式,操作简单、申请便捷,银政协调合作,真正实现绿色金融赋能垃圾分类正向激励的功能。目前累计申请贷款265户、意向金额11673万元,累计发放贷款184户,发放金额6158.4万元。
2. 金融机构环境相关治理结构
本机构(本机构指“碳中和”网点)在报告年度内的基本经营情况,绿色信贷统计口径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口径,时间节点截至报告年度末。
表1. “碳中和”网点情况表
网点名称 |
绿色信贷余额 |
绿色信贷占比 |
绿色信贷户数 |
员工数量 |
地信绿色支行 |
24867.27 |
50.75% |
45 |
9 |
3. 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及碳减排措施
3.1 经营活动环境影响的计算
经营活动环境影响量化测算包括但不限于:
a) 定期公布经营活动的碳足迹以及全职雇员的人均碳足迹。
德清农商银行地信绿色支行目前有员工共9人, 由于网点地理位置在城区,员工通勤出行2人使用新能源汽车,平均单程里程为3公里;2人使用电动自行车,平均单程里程为1公里;4人使用汽油车,平均单程里程为5公里。
b) 金融机构应对所采取的统计口径与计算方法进行说明。
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湖州监管分局《关于开展“碳中和”银行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》(湖银保监发〔2021〕22号)和生态环境部《关于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》(环办气候〔2021〕9号)等文件的有关要求,参照GB/T 32150《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》、《能源消耗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工具指南》、《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》、《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(试行)》以及《浙江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(2020年修订版)》等标准指南,德清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地信绿色支行核算了2023年度网点自身运营碳排放量。
表2. 金融机构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
|
范围一:直接排放 |
||||
|
能源资源类别 |
消耗量 |
单位 |
排放量 |
单位 |
1 |
柴油-发电机组 |
0 |
L |
0 |
tCO2 |
2 |
柴油-食堂 |
0 |
L |
0 |
tCO2 |
3 |
液化石油气-食堂 |
0 |
kg |
0 |
tCO2 |
4 |
汽油-公务用车 |
0 |
L |
0 |
tCO2 |
5 |
空调制冷剂 |
0 |
kg |
0 |
tCO2 |
|
小计 |
/ |
/ |
0 |
tCO2 |
|
范围二:间接排放 |
||||
|
能源资源类别 |
消耗量 |
单位 |
排放量 |
单位 |
6 |
净购入使用电力 |
35882 |
kWh |
18.82 |
tCO2 |
7 |
净购入使用热力 |
0 |
GJ |
0 |
tCO2 |
|
小计 |
/ |
/ |
18.82 |
tCO2 |
|
范围三:其他间接排放 |
||||
|
能源资源类别 |
数据 |
单位 |
排放量 |
单位 |
8 |
外包运输(柴油)每天的单程里程数 |
0 |
km |
0 |
tCO2 |
9 |
员工通勤里程-公交车(单程) |
0 |
km |
0 |
tCO2 |
10 |
员工通勤里程-电动自行车(单程) |
2 |
km |
0 |
tCO2 |
11 |
员工通勤里程-电动汽车(单程) |
6 |
km |
0.44 |
tCO2 |
12 |
员工通勤里程-汽油车(单程) |
20 |
km |
1.97 |
tCO2 |
13 |
员工差旅(火车)年总里程 |
0 |
km |
0 |
tCO2 |
14 |
员工差旅(飞机)年总里程 |
0 |
km |
0 |
tCO2 |
15 |
办公用纸处理量 |
184 |
kg |
0.17 |
tCO2 |
16 |
餐厨垃圾处理量 |
0 |
kg |
0 |
tCO2 |
17 |
其他垃圾处理量 |
0 |
kg |
0 |
tCO2 |
|
小计 |
/ |
/ |
2.58 |
tCO2 |
|
温室气体排放量合计 |
21.4 |
tCO2 |
注:范围一、二、三内的碳排放项目参考《区域性“碳中和”银行建设指南(试行)》,排放的能源资源类别项目根据本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填报。
3.2 经营活动碳减排措施计量
德清农商银行于2022年向“两山合作社”购买了3053吨由下渚湖生产的二氧化碳碳汇量,该碳证用于下渚湖支行和绿色地信支行申请碳中和网点所需。
表3. 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碳减排措施
一、光伏电站降碳情况 |
||
累计发电量(kwh) |
节约标煤(吨) |
二氧化碳减排(吨) |
0 |
0 |
0 |
二、绿电交易降碳情况 |
||
累计绿电使用量(kwh) |
节约标煤(吨) |
二氧化碳减排(吨) |
0 |
0 |
0 |
三、绿植降碳情况 |
||
绿植种类 |
绿植面积(亩) |
二氧化碳减排(吨) |
香樟树 |
0 |
0 |
竹林 |
0 |
0 |
四、购买碳证情况 |
||
碳证种类 |
碳证数量 |
二氧化碳减排(吨) |
湿地碳汇 |
1 |
3053 |
|
|
|
合计碳减排量 |
3053 |
注:范围一、二、三内的碳排放项目参考《区域性“碳中和”银行建设指南(试行)》,机构经营活动的碳减排措施根据本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填报。